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中常见的十种网络诈骗行为,具体如下:
-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:诈骗分子冒充电商或物流客服,以商品质量问题、理赔退款等为由,诱导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和转账。
-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:通过拉群、冒充投资导师或婚恋交友等方式,诱骗受害人在虚假平台投资,前期返利后让其加大投入,最后无法提现。
- 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:发布贷款广告,冒充银行等工作人员,以“无抵押”等名义诱骗受害人下载虚假APP,收取各种费用后拉黑。
- 刷单返利类诈骗:演化出多种变种,是复合型诈骗和其他违法犯罪的主要引流方式,常导致重大案件。
-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:获取个人信息后,冒充公检法人员,以涉嫌违法犯罪威胁,要求受害人转移资金到“安全账户”。
- 虚假征信类诈骗:冒充银行等工作人员,谎称受害人有不良征信记录,需消除记录,诱导其贷款并转账。
- 虚假购物、服务类诈骗:发布低价购物、特殊服务等广告,诱骗受害人私下转账,之后以各种理由要求继续汇款。
- 冒充领导、熟人类诈骗:用领导、熟人等的信息包装社交账号,获取信任后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。
- 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:在社交、游戏平台发布交易信息,诱导受害人私下交易,以各种理由收费后拉黑。
- 婚恋、交友类诈骗:打造虚假身份,在婚恋网站建立联系,骗取信任后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。
© 版权声明
版权解释权归发文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,不得转载!侵权请举报!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