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基本信息:由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技术支持,于 2020 年 12 月 14 日正式开通,是 24 小时在线接收处理欠薪线索的官方平台。
- 核心优势:
- 官方权威:国家级主办单位,保障信息与处理流程的合法性、专业性。
- 全国覆盖:无地域限制,劳动者可随时随地提交欠薪线索。
- 高效处理:线索自动流转至欠薪地人社部门,避免流程卡顿。
- 全程监督:人社部及各省级人社部门监督处理,重大线索直接挂牌督办。
- 微信搜索 “国务院客户端” 小程序,点击 “欠薪线索投诉” 图标。
- 关注 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” 微信公众号,在 “人社服务” 中选择 “根治欠薪”。
- 扫描官方二维码直接进入平台。
涵盖农民工群体、城镇户籍劳动者,覆盖工程建设领域(如建筑工人、工地施工人员)与非工程建设领域(如工厂工人、服务业员工),包含所有劳动保障监察范围内的欠薪问题。
- 实名登录:首次使用需填写真实姓名、身份证号码完成实名认证,信息严格保密。
- 选择行业领域:根据自身从业情况,在 “工程建设领域” 与 “非工程建设领域” 中选择对应类别。
- 填写线索信息:
- 个人信息:需包含姓名、身份证号、联系电话、银行卡信息(用于收款)。
- 欠薪信息:需明确用人单位名称、地址、欠薪时间段、欠薪金额及工作内容描述(注:虚假投诉需承担法律责任)。
- 提交线索并等待:确认信息无误后提交,线索将自动流转至欠薪地人社部门,需保持电话畅通,配合工作人员核实情况。
- 经济处罚:需支付欠薪金额 50%-100% 的赔偿金。
- 行政处罚:可能被责令停业整顿,列入失信名单。
- 刑事责任:恶意欠薪最高可判处 7 年有期徒刑。
- 地区限制:无地区限制,提交时勾选用工所在地具体县(区),线索将自动分发至当地人社部门。
- 适用人群:不仅限于农民工,城镇户籍劳动者等劳动保障监察范围内的欠薪群体均可使用。
- 无劳动合同情况:可投诉,建议提供工作证、考勤记录、工资转账记录、工作群聊天记录等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。
- 处理时限:人社部门接到投诉后 5 个工作日内受理并立案,一般 60 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处理(具体视案件复杂程度而定)。
- 投诉时间限制:违法行为 2 年内未被发现、举报或投诉的,人社部门不再查处;违法行为有连续 / 继续状态的,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。
- 进度查询:工作人员会通过预留联系方式电话告知进展,重大案件会主动反馈结果。
- 对结果不满的处理:可申请行政复议(向本级政府或上一级人社部门)、提起行政诉讼(向法院)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,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起诉。
- 如实提供个人信息与欠薪情况,避免虚假投诉。
- 保持联系方式畅通,积极配合调查。
- 妥善保管相关证据材料,以备后续使用。
- 及时关注处理进展与结果,确保维权流程顺利。
没有回复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