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登鹳雀楼>:千古绝唱的魅力探寻

登鹳雀楼
《登鹳雀楼》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。


王之涣(688 年—742 年),字季凌,汉族,绛州(今山西新绛县)人。他常与高适、王昌龄等相唱和,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。其代表作有《登鹳雀楼》《凉州词》等。


这首诗的内容为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


诗的前两句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”写所见。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、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,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;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、滚滚南来,又在远处折而东向,流归大海。诗人运用极其朴素、极其浅显的语言,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,收入短短十个字中,画面宽广辽远。


后两句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写所想。诗人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,唯一的办法就是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。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,还蕴含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。


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,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。前两句“白日”和“黄河”两个名词相对,“白”与“黄”两个色彩相对,“依”与“入”两个动词相对。后两句也如此,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。


此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,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。它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,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,至今仍广为传诵。


登鹳雀楼的创作背景


《登鹳雀楼》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,他早年及第,曾任过冀州衡水(今河北衡水)县的主薄,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,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。写这首诗的时候,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。王之涣身处在唐代盛世,文化繁荣的大环境中,在游览江山美景时创作了这首诗。当时的文坛众多著名诗人活跃,如杜甫、李白等,而王之涣的这首诗在这样的背景下脱颖而出。


登鹳雀楼的艺术特点


《登鹳雀楼》具有诸多独特的艺术特点。其一,它采用了对仗工整的五言绝句形式,韵律和谐,节奏明快,如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”,“白日”对“黄河”,“依山尽”对“入海流”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其二,诗人运用极其朴素、浅显的语言,却高度形象又概括地描绘出了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,短短十个字就展现出了“白日依山”“黄河入海”的宏大画面。其三,诗中的动静结合十分巧妙,“白日依山尽”是静景,落日西沉,渐趋黯淡;“黄河入海流”则是动景,黄河奔腾咆哮,滚滚东去,这种动静对比使画面更具张力。


登鹳雀楼所蕴含的哲理


《登鹳雀楼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。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这两句诗,表面上是说想要看到更远的景色,就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,实际上传达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。它鼓励人们要有不断进取、积极向上的精神,要有追求更高目标、开拓更广阔视野的勇气和决心。这一哲理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,比如在学习中,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层次,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全面的认识;在事业上,只有不断追求进步,勇于挑战更高的目标,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。


登鹳雀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


《登鹳雀楼》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。它被誉为唐诗“五言绝句之最”,是《唐诗三百首》中36首五绝里唯一两两对仗的诗歌。这首诗用词流畅易懂,诗意平中见奇,富有哲理,自宋代起就在社会上广为传播,到了清代更是达到了“市井儿童,人皆诵知”的程度。它为唐诗贡献了“登高母题”的模板,影响了众多后世诗人,如杜甫、王安石、苏轼等都曾受其启发。国学大师章太炎认为它是“唐人五绝第一”,足见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。


登鹳雀楼对后世的影响


《登鹳雀楼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在文化传承方面,它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之作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追求高远目标,不断进取。在教育领域,它早早被收录入基础语文教育课本,成为了必背的千古名篇,让无数孩子从小就受到其哲理的熏陶。在艺术创作中,它激发了众多画家、音乐家的灵感,以其为主题创作出了众多优秀的作品。在社会生活中,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这一诗句常被引用,用以鼓励人们不断提升自我,追求更高的境界。


总的来说,《登鹳雀楼》以其深刻的内涵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影响力,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,至今仍散发着耀眼的光芒,为人们所传颂和敬仰。

adimg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我要打赏 分享
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